一樣是紅豆日文名字卻不同?日本常見「紅豆餡」這樣分辨

從紅豆餅、紅豆飯、紅豆湯乃至紅豆麵包,日本人熱愛紅豆程度非同小口。總能將一件事物做到極致,單純的紅豆在日本人巧手下,變化出各式的型態與樣貌。中文稱作紅豆餡或紅豆泥,日文卻有各種的名詞相對應,紅豆和紅豆泥的日文怎麼說?小倉餡又是什麼?本文就要介紹各種各樣的日本紅豆餡。

tsunagu Japan編輯精選旅遊推薦!

本文內含聯盟行銷推廣連結。若您透過聯盟行銷連結消費,我們將能獲得相應報酬,您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

紅豆在《古事記》《日本書紀》等古書中曾以五穀之姿被提及,尤見其在日本的歷史久遠。日本的紅豆給人香甜綿密的印象,而一樣由紅豆製作的餡泥,有的只見泥不見皮,也有的保留了紅豆外皮與原型的。你知道自己偏愛的是哪種口感嗎?是否每次盯著店家菜單,橫著看豎著看明明都是紅豆餡,卻不知差異何在,不曉得何從選起。以下就要針對製作方式的不同介紹常見的紅豆餡種類。

小豆

在了解紅豆餡的差異前,不妨先了解日本的紅豆。中文所說的紅豆,在日語中喚為「小豆(あづき/ azuki)」。

一般市售商品標籤上還會細分為「國產小豆」與「外國產小豆」。現今很多時候,日本部分地區為強調在地特產,會冠上地名,加以品牌化,如產自北海道十勝地區的「十勝小豆」便是相當出名、深具口碑的其一。

製法不同的紅豆餡種類

粒餡

「粒餡(つぶあん/ tsu-bu-an)」,也寫作「粒あん」或「つぶあん」,是日本最常見紅豆餡的一種。一般烹煮過程中,紅豆的表皮往往容易破損,然而技巧熟練的製餡職人所炊煮的「粒餡」,能保留完整漂亮的顆粒狀,不光豆體本身無被壓碎,外皮上也能近乎無破損,紅豆本身的香氣與風味都凝縮其中。

細述「粒餡」製作步驟的話,通常是將紅豆入水煮至軟化,瀝乾水分以去除紅豆的澀味。接著添入水,在不壓碎豆子的前提下悉心攪拌等待煮沸。另起鍋單獨煮沸糖漿後,再拌入方才已煮熟的熟紅豆,文火煮滾。

不過其實「粒餡」的作法相當多元,也有人是在紅豆二次煮熟後會再度瀝掉水分,直接添入砂糖開火煮沸。總之「粒餡」的特徵是細細粒,仍看得到完好的豆狀。

然而豆子顆粒保留的完整程度絕大部分取決於烹飪技巧,有些時候市面上看到的「粒餡」有點糊,不那麼粒粒分明,看上去與「潰餡」(後續將會介紹)的差異不大,不太好分辨。

潰餡

簡單來說,便是將軟熟的紅豆顆粒略微壓碎,添入糖。相比「粒餡」,「潰餡(つぶしあん/ tsu-bu-shi-an)」的顆粒感不明顯,但仍舊保留紅豆的外皮,因此帶有紅豆獨特的風味。這兩種餡料分別使用於不同的菓子。比如生菓子、餅菓子很常使用「粒餡」,鯛魚燒、銅鑼燒等燒菓子的餡料則常見「潰餡」。

不過日本普遍無硬性規定哪種菓子一定得使用哪種餡料,全憑店家自己的喜好而製,有時甚至能看到講究一點的店家同時推出兩種餡料,讓顧客選擇自己喜愛的口感。

漉餡

如上述圖示,「漉餡(こしあん/ ko-shi-an)」與前述介紹「粒餡」「潰餡」最大差別便在於,幾乎已不見紅豆的顆粒狀態與外皮,在中文裡更趨近大家所熟悉的「紅豆沙」。「漉餡」的做法是將紅豆水煮煮軟、壓碎,過濾後,去掉外皮,添入砂糖煮製而成。通常餡泥看上去光滑無暇。不過光滑程度會因師傅的技術有很大的不同。傳統的「漉餡」帶有美麗的紅豆色澤,或紫藤花的顏色。

除了紅豆餡,日本和菓子等甜點也能見到其他豆餡。接著繼續介紹其他常見詞彙。

其他常見詞彙

大納言

根據日本豆類協會的介紹,「大納言(だいなごん/ dai-na-kon)」專指在眾多的日本紅豆品種之中,體型特別大粒,即使煮熟皮也不易破的特定品種群。由於具備了「即使煮熟也不易破皮」的特徵,換個角度可以聯想成「不易破肚」、「切腹不易」,因此有一說認為此詞彙是從古日本,沒有切腹習慣的公卿官位「大納言」一詞而來,但也有人認為「大納言」圓筒狀的外觀像極大納言官位所披戴的烏紗帽。

目前「大納言」栽種最多的地方是北海道,不過兵庫縣與京都所栽植的「丹波大納言」更有知名度些,具備赤皮、大顆、圓柱型等特點,自江戶時代起便為人所知。

Klook.com

小倉餡

閱讀至此,不曉得你是否已被搞混淆了呢。然日本的紅豆餡博大精深不僅止於此。或許你還曾經在菓子攤販或麵包店裡瞧見「小倉餡(小倉あん/ o-kura-an)」一詞。

簡單來說,「小倉餡」是專指將大納言等體型較大顆的紅豆,加糖蜜煮後再混入「漉餡」的紅豆餡。不過也有些時候、有些人沒那麼講究,把「漉餡」與「粒餡」混合的豆泥也稱作「小倉餡」。造成現在「小倉餡」與「潰餡」愈來愈難以區辨,甚至有些人把它們視為同物。

根據《每日新聞》的報導,小倉餡的製法是平安時代,由空海大師從中國帶回的紅豆,由菓子職人和泉和三郎於京都的小倉地方嘗試栽培,並以砂糖熬煮獻給朝廷而開始流傳下來。

至於為什麼喚「小倉餡」則眾說紛紜。有一說法是以曾在和歌集《百人一首》中登場、位於京都西北方的「小倉山」命名而來。另一說則認為「小倉餡」混有仍保有外皮的紅豆,外觀看上去像是帶有帶有白色斑紋的鹿毛,而說到鹿就會想到楓葉,說及楓葉就會想到楓紅名勝小倉山,因此從此命名。

現今提及「小倉餡」,許多人也會聯想到名古屋的喫茶店早餐文化最代表性的「小倉吐司」呢。

白餡

除了一眾紅豆餡,有時候一些和菓子也能看到使用「白餡(白あん/ sh-iro-an)」。通常這種餡泥原食材為「白腰豆」或者數量稀少、呈乳白顏色的「白小豆」——將白腰豆或白小豆煮熟後壓碎成泥。經常用於草莓大福。

比起一般整顆菓子裡都填滿白餡,更常與其他材料作搭配,如櫻花餡、味噌餡、柚子餡等等。做為內餡使用以外,有時候也會用於和菓子的外層麵團,如上生菓子、蛋黃混白餡製成的黃身時雨。

看完上述介紹,是否對日本常見的一眾紅豆餡有進一步的了解了呢?下次購買紅豆菓子甜點麵包時,不妨不同製法的內餡都買來嘗試看看,尋找自己最喜愛的口感吧!

本文資訊均以公開時為準。

領取免稅折扣優惠券!

作者簡介

Fuchi
Fuchi Pan
南方人。寫遊事,寫吃事,有時拍照。在乎柴米油鹽,著迷古皿舊器。現居日本。
  • tsunagu Japan編輯精選旅遊推薦!

搜尋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