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日治與現代的博物館群 ── 古蹟與知識的台北漫遊

國立台灣博物館是台灣最具歷史的博物館,希臘神殿般的列柱與青銅大圓頂是百餘年來不同世代的共同回憶。但是本文要介紹的可不只是位於228公園內的這棟本館而已,2010年起,台博館陸續整合台北市內多座古蹟,發展成擁有多座分館的「首都核心區台博館系統」,以下為讀者介紹台博館各館的建築風情及內部展示等看點。

tsunagu Japan編輯精選旅遊推薦!

本文內含聯盟行銷推廣連結。若您透過聯盟行銷連結消費,我們將能獲得相應報酬,您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

國立台灣博物館-本館

在許多人的心裡,「博物館」這三個字可能已經跟228公園內這座雪白的神殿劃上等號。

這座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於1915年落成,其位置本為台北大天后宮。1912年,台灣總督府拆除了因颱風損毀的天后宮,後以「兒玉總督及後藤民政長官紀念博物館」的名義,由總督府技師野村一郎以新古典主義風格建造出這座高雅的館舍。1915年完工後,原本借用總督府後方舊彩票局大樓的「總督府博物館」便遷入了這座新館,此後百年間,一直都是台灣博物學的殿堂。

門口的一對已被不知幾代人騎到背上遊玩的銅牛,或許還有些人不知道它們其實原本並非一對吧!兩座銅牛雖都是戰後移自原「台灣神社」的奉納品,但奉納者、年代皆不同。靠東側臉形較圓潤的短角牛本是1935年由北海道的佛教團體「弘安海」進獻,西側臉與角較長的牛則是1937年,來自台北的日本商人川本澤一

除了銅牛以外,博物館前的戶外還有大天后宮的遺留石材,以及清朝時的台灣第一輛蒸汽火車頭「騰雲號」、日治時的「台鐵九號」兩輛老火車。

走進館內,氣派的大廳挑高兩層樓,往上還可看到圓頂上的彩色鑲嵌玻璃,玻璃上以兒玉源太郎總督的家紋「軍配団扇に笹*」與後藤新平民政長官的「下がり藤*」家紋為意象。

*軍配団扇:古代將領用的指揮扇。笹:竹葉
*下がり藤:垂藤

大廳柱子上的燈具也是從當年持續使用到現在。如果您視力夠好或有望遠設備可以仔細看,連燈具上面都有家紋。左右兩側的壁龕原本也安置著兩人銅像。以此建築紀念這兩位台灣近代化推手的用意,從大廳便一覽無遺。

台博館以自然史與人類學為兩大主軸,以本土生態與各族群歷史文化做為常設展,2021年2月常設展廳剛完成全面更新,在多媒體互動與內容多元性都大幅提昇,過去曾到訪的讀者可再次前往一睹新的展示。

古生物館-土地銀行、勸業銀行舊廈

從台博本館過街,不遠處就是土地銀行的舊本行;在更久以前,它是日治時代的勸業銀行台北支店。2010年土銀遷出後,這裡成為了台博館的第一座分館,以古生物為展示主題。

勸業銀行與其他日治時代的洋風建築有著不小的差異。它雖然也有著雄偉的列柱走廊,牆面和柱頭亦有繁複的裝飾,但是卻與常見的巴洛克風花草飾不同。柱頭有人面般的神秘圖騰,簷口的雷紋*帶飾之間還交替安插了獅面和玫瑰,整體風格具有南美洲古文明色彩,咸信是受到20~30年代美國「馬雅復興」建築風潮的影響。除了建築外部,裡面也一樣可看到充滿異國風情的紋飾。

*雷紋:方形的連續渦紋

建築內部以鋼骨搭起挑高三層樓、大跨距的無柱大廳,用來陳列巨大的恐龍骨骼模型是再適合不過的空間,但身為年代久遠的銀行舊廈,過去的金融史、以及古蹟的修復記錄也是展出內容之一;來賓可以進去平時難以接近的銀行金庫內部一探究竟。

南門館-專賣局南門工場

位於南昌路一段的南門館,前身是總督府專賣局的鴉片及樟腦製造工場。總督府一方面需有效管理鴉片吸食者,執行漸禁政策,一方面也著眼於鴉片的利潤;而樟腦除了驅蟲等民生用途外,更是製造藥品、賽璐璐乃至火藥所需的工業原料。這兩大物資因此被納入官方專賣,成為台灣總督府的重要收入。

隨著鴉片成癮者在有識者的疾呼與醫療的進步下減少,樟腦的重要性在戰後被石化原料取代,南門工場也結束運作。時至今日,原本佔地一萬七千坪的工場,留下的只剩下紅磚的樟腦倉庫與石造的鴉片原料倉庫而已。被指定古蹟,移交台博館後,2013年以南門園區的名義開館,展示過去台灣的樟腦產業史。

園區的兩座建築物年代較早的是1902年的鴉片原料倉庫,現在通稱「小白宮」,作為展演空間。這座倉庫的建築師也是後來蓋了台博本館的野村一郎。倉庫特殊之處在於使用了不僅是日治時代建築少有的天然唭哩岸石,而且是來自清代台北城牆拆除後的石材。

作為展示廳的紅磚樟腦倉庫於1914年由技師土生瑾作建造,紅牆與灰白條紋是明治到大正時代常見的典型「辰野式」風格。除了兩層樓的倉庫本體以外,前方還有一斜屋頂空間,兩側各有兩個拱門的「荷造場(卸貨出貨及包裝的區域)」。

園內的水池原本是消防用的儲水槽,現在作為噴水池,噴水嘴以消防栓改裝,暗示其歷史脈絡。在日治時代水池的東側還曾經設有一座小神社「久須乃木社」,「久須乃木」在日語中與樟、楠(クスノキ / kusunoki)同音,也就是樟樹的神明。神社今天已無痕跡,只留下老照片與館內的模型重現。

鐵道部園區-總督府鐵道部

2020年開幕的鐵道部園區是台博館系統的最新分館。靠近北門的鐵道部於清朝統治期間就是製造兵器、維修鐵道 的「機器局」所在地;1919年,由森山松之助設計的新鐵道部廳舍落成。

跟許多日治官廳一樣,鐵道部廳舍呈V字形面對著路口,點綴著泥塑勳章飾的紅色磚牆、兩側衛塔與左右牆面各三根的科林斯柱式,以嶄新的西洋歷史式樣彰顯文明開化之光。但是鐵道部卻不像多數官廳以高大的法式馬薩頂或圓頂來表現統治者的權威;而選擇了半木構斜頂的英國都鐸式風格。文資研究者凌宗魁指出,這是以建築語彙將此鐵道主管部門與鐵道的發源地英國做連結。雖然「形隨功能」是現代主義的旗號,但其實對歷史主義建築而言,外觀、功能與歷史之間一樣有著須遵循的脈絡關聯。

館內可以看到以灰泥雕塑做裝飾的柱頭及天花板,其中最豪華的要屬會議室的橢圓天花板。內庭有圓錐形的戰時指揮所及八角形的男廁,都是外觀極具特色的設施;另還有一座兩層樓的大型洋風木造建築則是食堂兼會計辦公室。

展示內容以台灣的鐵道史為主軸,除了老台鐵與總督府時代的文物以外,甚至還可看到清朝時的火車票。館內最受歡迎的展示應屬二樓的動態模型,展廳內不僅有在軌道上奔馳的火車模型,連場景也將鐵道部周邊以現代、日治及清朝三個時代分區重現,不論大人小孩都會在這裡看得捨不得離開。

除了現有的分館以外,台博館未來也預計將專賣局(現台灣菸酒公司)、總督府遞信部(現國史館)、三井物產舊廈(現產權為土銀)等三座古蹟納入台博館系統,規劃為新的分館。這些從日治時代傳承下來的百年殿堂,在進入新世紀後仍持續開啟人們的視野,更透過擴張分館將知識傳遞、古蹟再生與娛樂休憩做結合。讀者不妨在看完本文後,利用週末安排一場古蹟與知識的首都漫遊。

本文資訊均以公開時為準。

領取免稅折扣優惠券!

作者簡介

邱立崴
邱立崴
  • tsunagu Japan編輯精選旅遊推薦!

搜尋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