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台灣古蹟風華,台南日治建築巡禮

台南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古都,歷經荷蘭、明鄭、清朝三代一直都是台灣發展的重心。日治時期政治中心移往台北,台南依然是僅次於台北的第二大城,在日本的建設下成為一座現代化的都會。如今在台南市區留有非常多日治時代建築史蹟,這回本文略舉其中一二,帶讀者一窺這些府城四百年裡難以忽視的風景。

tsunagu Japan編輯精選旅遊推薦!

本文內含聯盟行銷推廣連結。若您透過聯盟行銷連結消費,我們將能獲得相應報酬,您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

台南車站

首先就從台南市的門戶,台南車站出發。現在的台南車站是建造於1936年的第二代,是由也建造了台北站、嘉義站等大站的建築師宇敷赳夫設計。取代原本的木造建築,台南車站有著鋼筋混凝土的龐大量體,並迎合時代潮流採用以功能性為主的現代主義風格。不過在現代主義還在起步階段,裝飾需求還沒有被完全揚棄的時代,我們還是可以在立面上、大廳內看到簡化設計的勳章飾、盲拱,以及花草柱頭。

作為縱貫線大站的台南車站也是日治時代唯一的兩層樓車站。而他的二樓在當時就跟東京車站一樣,開設了鐵道飯店,提供旅客食宿服務!戰後由於經營不善,台鐵結束了鐵道飯店的經營,並關閉二樓。但近年隨著台南車站的古蹟維修計畫,鐵道飯店將會進行修復,並預計於2022年重新營業。一度佚失的鐵道旅館文化即將再度延續,令人期待。

從後站出站步行約5至7分鐘,有兩座相距不遠的官邸建築。

台南廳長官邸

先來到這座精緻的平房。這是台南廳長官邸;台南廳是日治初期規劃的行政區。雖然有著黑瓦,以及帶有防潮通氣功能的架高水泥基座等近代和風建築特徵,但是從精巧的樑柱、框線等裝飾及空間利用來看都可歸類為西式的殖民風格洋館。

其實這座官邸當時是和洋兩館並置的型態,不過如今和館早已不存。洋館內皆為公務性質空間,和館則為私人起居空間。台南廳於1920年改制為台南州,之後的首長「台南州知事」遷移到了鄰近的州知事官邸居住。

台南州知事官邸

這座紅磚砌成的官邸正面呈優美的波浪狀,二樓後方則有部分為雨淋板木構。整體來說具有殖民式建築的陽台與緣廊特徵,但是就地取材的閩南式燕仔磚卻讓它帶有一股強烈的台灣味。立面頂端最早是高聳的弧形裝飾山牆,後來經二度修改,變成簡單的三角形山牆。

台南州知事官邸同時也是日本皇室成員訪台時在台南的下榻處,曾招待過包括裕仁皇太子在內的多位親王,以及大韓帝國的末代皇太子李垠(日韓合併後在日被封「王族」,視同準皇族)。

湯德章公園所在的圓環一帶是日治時代建築的密集區,讓我們從有著氣派法式洋樓的吳園看起。

台南公會堂(吳園藝文中心)

吳園原本是發跡自清朝的台南望族吳家的庭園,由因鹽業致富的吳家第四代吳尚新建立。日治時代政府購得吳園土地,建起了台南公會堂。

這座公會堂頂著鋪設魚鱗瓦的馬薩式屋頂,正面是一座兩層樓的拱形開口,開口內是一樓大門與二樓陽台。陽台上方的山牆有著優雅的花草波浪紋飾,再上面是一座老虎窗。整體看起來有如豪宅般氣派。而這麼浮誇的洋樓其實只具有玄關及休息室功用,真正的公會堂是在它背後,外觀相對樸素的長形建築。公會堂如今作為藝文展場使用。

公會堂西側的大型日式建築則是日治時代的料亭「柳屋」,現在是遊客中心。

公會堂後方則留下了部分吳園時代的水池及假山造景,閩式樓閣則是戰後仿舊貌重建。除此之外,公會堂圍牆上的綠釉花磚也留下了一絲台灣名園的遺緒。

台南測候所

在鄰近的公園路上,吸引人目光的圓筒狀建築是台南測候所。這座建立於1898年的測候所是臺灣最早一批氣象觀測機構,由圓筒形的風力塔和下方的十八邊形圓樓構成。日治時代臺灣各地共興建了24座測候所,如今構造完好只剩這唯一的一座,台南測候所因此被列為國定古蹟。

Klook.com

台南合同廳舍(消防史料館)

位於民生路與中正路之間有著高塔的建築建於1930年,在當年由消防隊、派出所與警察會館三個單位共同使用,稱為「合同廳舍」;戰後繼續由警消單位共用。

這是座因應當時建築思潮而誕生的現代主義建築,有著消防觀測所需的瞭望塔,著重功能性而不加以裝飾。不過從圓窗、拱門和高塔頂部出簷下的托架設計,還是看得出一些老派的作風;俐落的線條過了90年依然時髦帥氣。合同廳舍目前除消防隊進駐以外,其他單位已遷出並改裝為消防史料館可供參觀。

台南州廳(台灣文學館)

中正路另一側紅白相間,銅綠屋頂的豪華廳舍就是台南州廳。這座台南代表性的洋風建築是由日治時代的著名建築師森山松之助所建造,厚重的量體與大型馬薩式屋頂凸顯了官廳的權威,再加上立面的衛塔及多種柱式,撐出其高大與壯觀。

州廳的屋頂原本在二戰末期的台南大空襲中被炸毀,戰後整修為簡單的斜屋頂。1997年原本使用的市政府搬家後,再度將原本的馬薩頂與衛塔圓頂修復為原貌,並設立國立台灣文學館。館內依主題規劃不同的展區並定期換展,是個一般大眾可以輕鬆認識本土文學與社會關連的活潑場館。

台南警察署(台南市美術館)

剛開館不久的台南市美術館因為成為林志玲婚禮的舉辦場地而受到了矚目。這座1931年落成的市定古蹟原本是日治時代的台南警察署,以30年代流行的裝飾藝術風格建造而成。兩翼線條方正,面向路口的正面則為圓弧形加上簡單裝飾的三角山牆。

建造這座警察署的建築師為台灣建築會台南支部長梅澤捨次郎,除了這裡以外,他另兩大作品ー「台南林百貨」及「台北松山菸廠」,今日也都轉為台灣著名的文化景點。

愛國婦人會

愛國婦人會是日本戰前的婦女團體,從事社會事業與戰時的民間後援。靠近南門路、府前路交叉口的這座和洋折衷建築就是愛國婦人會的台南支部。鋼筋混凝土的一樓有著仿石砌的洗石子基座,精緻的青色磁磚與圓柱及菱形窗櫺的八角長窗帶有摩登感;二樓則是木造雨淋板材質。與這些西洋元素融合的是日本式的格子窗與黑瓦屋頂,內部的格局與裝潢也兼取了和與洋、傳統與潮流之美。

原台南地方法院(司法博物館)

台南地方法院是森山松之助在台南的另一大作。如今規劃為司法博物館,延續建築物的歷史脈絡。巨柱撐起的挑高入口以及高聳的圓頂,在在彰顯著殖民帝國的王法權威;懾人的氣勢從門面延伸到大廳。其實在西側的另一入口還曾有一座高約六層樓的高塔,但在1969年因龜裂而拆除。

館內介紹從清代、日治到戰後的司法演進,也能看到一些歷史性大案的相關資料;同時對於這座古蹟建築本身也有詳盡的介紹,參觀者更有機會爬上閣樓內的貓道,近距離觀察藏在屋頂下的構造。

林百貨

1932年,梅澤捨次郎為台南末廣町的商家建造了大規模的連棟街屋,其中最高的店舖就是林百貨。林百貨由日本商人林方一創辦,當時不止是台南第一的高樓,更與只早兩天開幕的台北「菊元」並列台灣兩大百貨公司,見證日治時代繁華的台南都會。戰後經歷了軍警單位進駐、閒置成廢墟之後,近年終於整修完成重新開幕,銜接世代的記憶。

和同一建築師的台南警察署相比,林百貨的線條柔和許多,有著帶框線的圓角階梯狀山牆以及圓窗。一般認為裝飾藝術建築的圓窗是源於船舶舷窗;在百貨內部,則可看到模仿螺絲等金屬構件意匠的柱頭,表現出工業化時代對建築語彙的影響。

樓頂留有一座小神社的遺跡,是當年林百貨還在廢墟時代就吸引許多神社迷想一探究竟的名所。日本許多百貨公司都會在屋頂設置神社庇佑商賣繁盛,林百貨是台灣唯一留下此信仰文化的建築。

山林事務所(葉石濤文學紀念館)

台南山林事務所是日治時代台南州的林務主管機關,於1925年設立。不過此單位進駐的這座建築則缺少資料,尚未判定是否為同時建造。這座以紅磚為主,用混凝土做出部分仿木構件,再覆上木造屋頂及黑瓦的建築從建材技法來看可能建於大正末期到昭和初期。

除了東西側二樓的連續拱窗,木造山牆造型精美以外,面向大街的東西兩端屋頂刻意突出,也是十分特殊的設計。

山林事務所目前規劃為台灣文學家葉石濤的紀念館。出生於日治時代的葉石濤從少年時期就開始寫作,戰後持續發表小說、評論,未曾間斷,直到去世。除寫作以外也為台灣翻譯引進許多日本文學,是台灣重量級的文人。

台南武德殿

在山林事務所對面的壯觀日式社殿就是台南武德殿,是戰前的日本傳統武術團體「大日本武德會」的台南分部道場,如今作為忠義國小的禮堂使用。

這座以鋼筋混凝土材質模仿日本傳統木造建築意匠的近代和風建築充滿魄力,規模不僅是全台最龐大,就連在日本本土也不太能找到與之匹敵的武德殿。

除了本文略舉的這些代表性景點之外,台南還有更多介紹不完的古蹟和歷史建築;甚至就算在街頭或巷弄隨機漫步,都可以看到充滿年代感的街屋或住宅。這些古城裡深埋的魅力,正等待著來訪者的發現。

本文資訊均以公開時為準。

領取免稅折扣優惠券!

作者簡介

邱立崴
邱立崴
  • tsunagu Japan編輯精選旅遊推薦!

搜尋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