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陵墓位於大阪?揭開日本巨大古墳的秘密!

2019年,位於大阪的「百舌鳥・古市古墳群」獲得登錄為世界遺產。這些沉睡在大地上的龐然巨物,埋藏了些什麼樣的秘密?這裡為您介紹關於古墳的相關知識,讓您對這令和元年新上榜的世界遺產有更深一層瞭解。

tsunagu Japan編輯精選旅遊推薦!

本文內含聯盟行銷推廣連結。若您透過聯盟行銷連結消費,我們將能獲得相應報酬,您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

一、古墳與大和王權

從西元三世紀中葉到七世紀左右,日本列島的大地上冒出了許多巨大的人造物。這些由夯土築成,外層砌上石塊的人造山丘是古代統治階級的陵墓,現在日文中的「古墳」,便是專指這段時代的大型陵墓。日本的古墳有幾種特定的形狀,據統計總數超過16萬座,比便利商店還多。

不過最著名的,要屬從空中鳥瞰起來有如鑰匙孔輪廓的「前方後圓墳」。世界遺產「百舌鳥・古市古墳群」之中,位於大阪府堺市的「大仙陵古墳」-又稱仁德天皇陵,便是其中代表。「大仙陵古墳」面積凌駕埃及古夫王金字塔及中國秦始皇陵,是世界最大的陵墓。

從如此大規模人造物的出現,代表當時的日本已經從彌生時代的部落小國林立,統一成一個足以支配更多人力及資源的大型國家,那個國家就稱為「大和」;當時支配大和的統治者還不叫做「天皇」,而稱為「大王」。

剛建好的大仙陵不像現在被草木掩蓋,表面砌滿防止夯土流失的「葺石」,再加上古代日本的海岸線遠比今日退縮,因此不僅是日本人,包括來自海外的訪客都可以從船上看見這耀眼的龐然大物在誇耀這座島國統治者的權威。

像大仙陵這樣的前方後圓墳以大和的根據地-近畿地方最為密集,並擴散至全日本。沒有前方後圓墳的都道府縣除了古代還不屬於日本的沖繩、北海道以外,只有本州北端的青森和秋田而已。這也顯示大和王權所控制的範圍。

至於為何會產生「前方後圓」這麼奇特的形狀?目前最普偏的說法,是認為受到古代中國「天圓地方」的觀念影響。不過近年則有新的研究認為「前方部」的原型是從跨越濠溝通往「後圓部」的「陸橋」發展而成的,並且也發掘到能支持此理論的遺跡。

二、箸墓古墳與傳說中的邪馬台國

前面已經提到世界最大的大仙陵,而最古老的前方後圓墳,則是奈良的「箸墓古墳」。根據日本書紀的記述,這是皇女「倭迹迹日百襲姫」的陵墓,不過許多學者都研判,箸墓古墳內沉睡的,很可能就是中國古籍「魏志倭人傳」記載的「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魏志倭人傳描述這位「事鬼道,能惑眾」的巫術女王曾派遣使節向中原的魏國進貢,受封「親魏倭王」,並獲賜金印與銅鏡百枚。

箸墓古墳的建成年代與魏志倭人傳所載卑彌呼的時代吻合,周圍也有同時代的大型聚落遺跡。邪馬台國是否就等於大和?或者兩者間有什麼繼承、吞併的關係?假如能打開箸墓古墳,或許就能解開這些謎,也能為史學界對邪馬台國位置「九州說」與「近畿說」兩派近兩百年的論爭畫上休止符。

然而這種推測遲遲難成定論,原因在於包括箸墓古墳,以及前述大仙陵古墳在內,有85座古墳被宮內廳認定為歷代皇族陵墓納入管理。作風保守的宮內廳大多以「維持陵墓的寧靜與尊嚴」對學界的調查申請打回票,以致於考古研究的進行十分困難。

不過大仙陵在申請世界遺產的時勢驅動下,於2018被許可進行局部挖掘調查-雖然只在外圍。也許未來能有更多皇陵古墳,因為某些契機而解開被封印的秘密也說不定。

三、古墳的構造

接下來就借用這一張圖,來說明前方後圓墳的構造吧。

後圓部:

古墳後側的圓丘是主葬者墓室所在位置,是古墳最重要的部位。墓室可分為從圓丘頂端下葬然後覆蓋的「豎穴式」,以及從側面通道入葬後封閉的「橫穴式」。橫穴式的入口可再度開啟追葬家族成員,是比較晚期的設計。

前方部:

如同前面提到,前方部可能是源自跨越濠溝的陸橋。但在演化下這個構造變得跟主體的後圓部一樣巨大,而且也被包圍在濠溝內了。早期的前方部是實心,但到晚期在內部也設置了追葬者的墓室。

造出:

在前方部跟後圓部連接處的「頸部」兩側的小小突出部稱為「造出」。研究指出,這種構造應該是舉行儀式祭祀死者的祭壇。

周濠:

古墳外圍的濠溝。周濠劃出古墳的區域範圍,另一方面,巨大的古墳除了是陵墓之外,也是一種誇示權力,為了「被看」而建造的設施,因此周濠也具有視覺上的效果。例如像大仙陵古墳被多達三道的周濠重重保護,便凸顯所葬之人的尊貴。

陪塚:

圍繞在主墳周遭,規模較小的陵墓,為主墳被葬者的親屬或近臣之墓。以大仙陵為例,有些陪塚位於周濠外,有些則在第一道周濠內,與內外兩道濠溝之間的「外堤」連為一體,這也可以推測出陪塚葬者與主墳葬者之關係。

tsunagu Japan編輯精選旅遊推薦!

四、古墳中的寶物

既然古墳是古代統治者及權貴的陵墓,那當然少不了一些寶了。古墳有些什麼寶物呢?

 

除了金光閃閃的金銅頭冠、鞋子、馬具...等等,還有以下這些更耐人尋味的東西:

埴輪: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這種造型滑稽的陶器。埴輪最早呈現圓筒及壺狀,後來才漸漸出現人物、動物、器物、房屋等造型。埴輪的原料是赤黃色黏土,也就是「埴」,而當時的人會將大量埴輪沿著古墳的外圍以及墳丘的輪廓密密麻麻的圍繞排列,這就是「輪」的意思。

日本書紀提到埴輪是為了取代活人殉葬而製造。不過據現代研究,埴輪的意義比古書說的更深奧。圓筒形埴輪有可能是劃定聖域的結界;屋形埴輪通常置於墓室的正上方,則是作為死者靈魂居住的地方。盾牌、武器及甲冑形的器物埴輪是用來抵禦惡靈;而各種人物及動物埴輪,很可能是用來重現葬儀祭祀、以及死者生前的情境。

而對日本文化影響最深的,莫過於「三種神器」。在神話中,天照大神親授給「天孫」瓊瓊杵尊銅鏡、劍、勾玉,不過現在的我們可以知道,這三種神器其實都是古墳中常見的殉葬品。

銅鏡:

銅鏡傳自中國,自彌生時代起就使用於祭祀。鏡面可以映出人的面貌,還可以反射陽光。著名的「三角緣神獸鏡」背面有仙人、神獸等祥瑞圖騰,具有神秘的力量。

劍:

劍原本是武器,但古墳中發現的銅劍、鐵劍不止鍍上金銀,還外掛許多繁複裝飾,造型特殊而不具實用性,是儀仗專用,彰顯地位的飾劍。

勾玉:

在繩文時代就早已存在,這種飾物形狀有如胎兒或月亮,更被形容是靈魂的形狀,充滿呪術意涵。鏡、劍、勾玉三樣物品原本就被視為神聖與權威的象徵,代表古代統治者「祭政一致」的身份,因此在神話中被詮釋為神明的信物與皇統的證明。

Klook.com

五、室內的繽紛世界-裝飾古墳與壁畫古墳

從四世紀起,開始出現在石室內雕刻或彩繪出各種圖案的「裝飾古墳」。在石室的壁面上,有著同心圓、渦紋或鋸尺紋等幾何紋樣,具有驅邪的意涵;而人形、器物、鳥獸的圖案則可能是在敘述死者生前的事蹟,又或者是對來世的期待。日本共發現約600座裝飾古墳,其中超過半數集中在九州。

而在奈良的明日香村,則發現了如高松塚古墳、龜虎古墳這種繪有精緻壁畫的古墳。

建於古墳時代末期的高松塚與龜虎古墳是規模較小的圓墳,以石室中的彩色壁畫而聞名,兩座古墳壁畫有共通的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及星宿圖,此外高松塚還有男女人物群像,龜虎古墳則有對應干支的獸面人身像。

奈良的壁畫古墳與九州為中心的裝飾古墳被視為不同的系統,從壁畫可以看出此時的日本已經深受大陸文化的信仰及宇宙觀所影響。

到了飛鳥時代,火葬習俗隨著佛教的傳播而被統治階級採用,巨大古墳的時代也因此而結束。

六、哪裡看古墳

大仙陵古墳

世界最大的大仙陵,雖然無法進入古墳區域,但是從堺市役所的頂樓可以眺望到古墳群的面貌,2021年起大仙公園更將規劃搭乘熱氣球近距離鳥瞰古墳的服務。在公園內的堺市博物館,則可以認識大仙陵古墳與堺這座商業都市的歷史。

黑塚古墳

奈良天理市的黑塚古墳在90年代出土多達33面的三角緣神獸鏡,是單一古墳出土數量最多的,一度被猜測是魏國致贈卑彌呼的銅鏡而引發轟動。黑塚古墳現在規劃為公園,外觀可以明顯看出前方後圓的輪廓。公園內有座資料館,日劇〈鹿男異想世界〉曾在這裡拍攝,劇中綾瀨遙和玉木宏在資料館裡解開了鎮壓引發地震大鯰魚的神器「三角」之謎。

飛鳥歷史公園

昔日稱為飛鳥的明日香村是日本歷史的黎明之地,前述的高松塚及龜虎古墳都在這個區域。雖然因壁畫風化嚴重而無法親眼目睹,但都設有壁畫館可以提供體驗。此外著名的石舞台古墳則是因墳丘土石流失而露出的石室,巨石堆砌的外表壯觀,內部則可以進入體驗古墳內的神秘空間。

五色塚古墳

五色塚古墳位於神戶,鄰近明石海峽大橋。這座前方後圓墳曾經過復原工事,砌回表層的葺石,並重製了圍繞墳丘的埴輪,重現了建造當時的雄偉姿態,若想一睹古墳的原貌,這裡是絕佳的地點。

熊本縣立裝飾古墳館

九州是裝飾古墳的集中地,其中又以熊本最多。山鹿市的熊本縣立裝飾古墳館便是座以此為主題的博物館,鄰近以双子塚古墳為主體的岩原古墳群,館內展示有多個裝飾古墳的石室複製品,以及出土文物。館舍由建築家安藤忠雄設計。

關西特輯

本文資訊均以公開時為準。

領取免稅折扣優惠券!

作者簡介

邱立崴
邱立崴
  • tsunagu Japan編輯精選旅遊推薦!

搜尋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