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風建築字典 ── 神社本殿樣式篇

過去曾介紹過日本的寺院有和樣、大佛樣、禪宗樣...等各種建築樣式;其實神社也是一樣的。與佛教寺院相比,日本神社的本殿有更多種類的不同樣式,而且與各自的地域性或信仰體系也有不小的關連,這次的日本和風建築字典要為各位讀者介紹的就是「神社本殿樣式篇」。

tsunagu Japan編輯精選旅遊推薦!

本文內含聯盟行銷推廣連結。若您透過聯盟行銷連結消費,我們將能獲得相應報酬,您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

了解日式建築的「基礎構造」及「建築樣式」

神明造(しんめいづくり)

「神明造」與「大社造」和「住吉造」並列為最古老的神社建築樣式。神明造的外觀為茅葺屋根的切妻造平入長方形社殿,在左右兩側除了壁柱之外還各有一根「棟持柱」支撐著大棟,主體外圍設有高欄。底部為高床式,而且是柱腳不墊礎石,直接插入土中的「掘立柱」。整體看來,神明造與彌生時代的高床式倉庫相似,反映了古老信仰與農耕文化的密切連結。

神明造以伊勢神宮為代表,在明治維新以前,神明造只被使用於神宮領地內的相關神社。後來才在明治政府的鼓勵下擴散到各地。

住吉造(すみよしづくり)

住吉大社本殿為代表的「住吉造」,外觀與神明造極為類似,不過差別在於住吉造的入口位於妻側,並且沒有棟持柱。表面也不像呈現自然原貌的神明造,而會塗上紅、白色的傳統顏料「丹塗」和「胡粉」。有說法指住吉造的外型與天皇繼位時舉行秘儀的臨時祭場「大嘗宮」構造類似。

大社造(たいしゃづくり)

大社造是以出雲大社為代表的本殿樣式,主要分布於山陰地區,尤其以島根、鳥取兩縣最為普遍。相較於樸素的神明造與住吉造,大社造顯得較為壯觀;大社造為切妻造妻入,屋根也不像神明造或大社造為一直線,線條略帶優美的弧形,也會使用鬼瓦、懸魚等裝飾物件。社殿格局方正,階梯及入口位於右側,御神體依據男女神的差異安座於右後或左後方,以牆板遮掩。雖然同樣為高床式建築,但大社造卻是格外的高聳,以位於島根縣,亦是最古老的大社造-神魂神社為例,其高度就超過12公尺,而出雲大社更高達兩倍,是日本最高的神社。

大社造同樣演變自彌生時代的建築,但不同源於倉庫的神明造,大社造被認為應是來自上層階級的住居。

春日造(かすがづくり)

春日造和大社造類似,都是偏正方形的切妻造妻入高床式建築。不過春日造的量體普遍都沒有大社造這麼龐大,最大的特徵是從正面延伸出來的「向拝」(遮簷)。而且與前述三種源自彌生時代建築的樣式比起來,春日造有著更多受大陸建築影響的元素,包括組物、蟇股等結構,以及施於其上的彩繪等等。

春日造因春日大社而得名,主要分佈在近畿區域。如果祭神為複數的話,春日造的本殿通常會呈多座並排,一座本殿祭祀一柱神明*。

*在神道裡神明的單位為「柱」。

流造(ながれづくり)

流造是日本最普遍的神社本殿樣式。切妻造平入的社殿,正面屋簷長度為背面屋簷的兩倍,並以優美的曲線往前延伸,這是流造最大的特徵。

流造的基本格局尺寸為一間(兩根柱子間的長度,約為1.82公尺),稱為一間社流造,但是若需供奉複數的祭神,本殿的寬度間數也可以增加為二間社、三間社、五間社流造......等等。

目前現存最古老的神社建築-宇治上神社本殿,採用的便是流造。其外層的覆屋(為保護本體而搭建的建築)為五間社流造,內部為三座獨立的一間社流造本殿。

Klook.com

八幡造(はちまんづくり)

被稱為八幡造的神社樣式,是在奈良時代於宇佐八幡宮確立。八幡造的外觀是兩間前後相連的切妻造平入社殿,從側面看起來,屋根的輪廓有如一個M字。八幡造前後殿均為本殿,而並非拜殿、本殿之別;在八幡造的前殿內設置有一張椅子,在後殿則是一座御帳台,人們相信八幡宮的祭神「八幡神」會依白天和晚上在前後殿移動。由此可見古人善良,讓神明有下班休息的空間,不會逼祂當24小時營業的血汗神明。

権現造(ごんげんづくり)

同樣是前後兩座社殿一體化的權現造,被認為是由八幡造所衍生變化。不過較晚發展出來的權現造樣式,比起古老的八幡造要複雜不少。權現造的屋根為入母屋造,正面有裝飾性強的唐破風或千鳥破風;而前後殿則分別為拜殿與本殿,兩殿長寬並不相等,中間還有一個稱為「石之間」的過渡性空間。除前後殿各有一橫向的大棟外,還有一根直向的大棟貫穿前後殿。若從上方鳥瞰,權現造的輪廓較接近「工」字形或「凸」字形。

權現造被當成靈廟*建築的一種典型樣式,因此經常被運用在祭祀曾真實存在人物的神社。雖然這種社殿樣式早在北野天滿宮已有先例,但因為使用這種樣式,並且供奉「東照大權現」德川家康的各地東照宮太引人注目,因此近代的研究者給這種樣式起了「權現造」的名稱,因而廣為人知。

*靈廟:祭祀已去世的先人或特定人物的設施。

祇園造(ぎおんづくり)

京都八坂神社舊名為「祇園社感神院」,過去曾有著悠久的神佛習合傳統。八坂神社的社殿是一座大型入母屋造建築,外觀乍看之下與寺院相去不遠。不過在它的檜皮葺大屋根底下,內部的北側及東西兩側空間都各自有一座屋根。其中北側是本殿、東西兩側各是神職和參拜者的等候室,中間圍起來的位置是拜殿。這種將拜殿、本殿等多重設施用一個屋根包覆起來的構造是八坂神社僅有的樣式,以其舊名被稱之為「祇園造」。

浅間造(せんげんづくり)

富士山本宮淺間大社,是日本富士信仰的中心,神社境內現存的各種社殿及相關建物大多是在關原之戰後,德川家康為了答謝神明庇佑戰勝而建造。 其中最奇特的,就是被稱為「淺間造」的本殿。 淺間造本殿是座二重樓閣,一樓是寄棟造建築,二樓則是一座三間社流造,御神體位於二樓。把本殿蓋得這麼高,據說是因為家康希望讓神明也能清楚得看到富士山。目前在全日本除了淺間大社以外,僅有三座分社採用這種本殿樣式。

本文資訊均以公開時為準。

領取免稅折扣優惠券!

作者簡介

邱立崴
邱立崴
  • tsunagu Japan編輯精選旅遊推薦!

搜尋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