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與將軍之城 ── 皇居・江戶城

座落於東京千代田區的江戶城,在明治維新以前是德川幕府將軍的居城,如今則是日本天皇的住所。過去除了在新年以及天皇誕生日,皇居會開放讓群眾向天皇進行祝賀以外,也接受民眾線上申請參加導覽。讀者不妨先用本文來暖身,先有預備知識後再親眼一睹這座屬於天皇與將軍的城郭。

tsunagu Japan編輯精選旅遊推薦!

本文內含聯盟行銷推廣連結。若您透過聯盟行銷連結消費,我們將能獲得相應報酬,您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

從「江戶城」到「皇居」

江戶城最早是於室町時代,由隸屬關東管領上杉氏的扇谷上杉家之家臣太田道灌所建立。戰國時代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德川家康受封於關東,進駐江戶城。家康奪取天下後於江戶建立幕府,並擴建城郭,奠定了江戶城現在的規模。

明治維新後,江戶城由新政府接管。明治三年,江戶改稱東京,城內建立起新的宮殿,由明治天皇入住。在二戰結束前江戶城都被稱為「皇城」或「宮城」,直到戰後才改以現在的稱呼「皇居」。

現在的皇居可區分為皇居外苑、皇居東御苑、北之丸、西之丸等區域;除西之丸為宮殿相關設施座落區域,需申請導覽才能進入以外,其他區域在一般狀況下都可自由參觀。

西之丸

如果您申請導覽成功的話,會被要求在桔梗門集合。桔梗門的屋脊兩端各裝飾了一隻獸頭魚身的鯱,鬼瓦上則是皇室的菊紋。另外也可看到城壕邊的「櫻田二重櫓」。「櫓」就是城牆周圍用來防禦和警戒的塔樓,櫻田二重櫓是現存最外圍的一座。

進了城門會先到「窗明館」看簡介影片,聆聽注意事項後出發。

窗明館對面的皇宮警察本部,戰前曾是天皇顧問機關「樞密院」。其建築師矢橋賢吉後來參與了國會議事堂的建造,而這座廳舍乍看起來也像是少了中央塔樓的縮小版國會議事堂。樞密院在戰後裁撤,歷經最高法院及皇宮警察使用,於1980年代閒置,甚至荒廢到鳥類在裡面築巢的程度,直到2013年整修後由皇宮警察重新進駐。

出發後首先會前往富士見櫓。途中經過的石垣上,會看到人工刻鑿的紋樣,例如這個,似乎就是薩摩島津家的丸十字家紋。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德川幕府的重大工程,都會命令全國大名出錢出力,稱為「天下普請」。這些各地送到工事現場的石材,一方面要順利交到自家人手上,避免和別家出的石材搞混、甚至被偷;一方面也要證明自己貢獻了多少,因此就會刻上足以辨識的標記,或者家紋。

於是來到了富士見櫓。這座外觀氣派,樓高三層的櫓因為可遠眺見富士山而得名。1657年江戶發生了明曆大火,幾乎毀滅了半個城市,連江戶城天守閣都被燒毀。火災之後富士見櫓被當作天守閣使用。

講到明曆大火,附帶一提,這場大火有個陰謀論是幕府為了都更而一不做二不休......不過搞到連自己的天守閣都燒掉了,如果真的是陰謀也未免太笨。

穿過富士見櫓前的城濠就進入了西之丸。首先來到宮內廳。

宮內廳是處理皇室相關事務的機關,除了主掌皇室相關儀典,侍奉皇室成員以外,其實還管理著各地的離宮等不動產,乃至皇室陵墓、歷史文書與正倉院收藏的寶物,管的範圍還頗寬。

宮內廳的廳舍建於1935年,二戰末期由於原本的宮殿在空襲中燒毀,至1969年新宮殿落成前,昭和天皇都暫時以此廳舍權充宮殿。

下一站就是今上天皇(當今在位天皇)的宮殿了。

這座宮殿使用的是現代建材,線條剛直而簡潔,但各部分的結構和整體配色又深具日本傳統風格。不過傳統的日本建築本來就具有與現代建築共通的極簡洗鍊,例如京都桂離宮就大受現代主義巨匠布魯諾·陶特及包浩斯學院創辦人瓦特·格羅佩斯等人讚賞。而這座新宮殿的建築師則是致力於日本傳統建築與現代主義融合的吉村順三,自然能夠孕育出這樣現代和風的極品。

宮殿前的奇特裝置物叫做松之塔,據說夜間會發亮。

二重橋

接著會穿過皇居正門,來到門前的鐵橋。站在鐵橋上,可看到那座總會在介紹皇居的旅遊照片或影片看到的石橋。或許有不少人以為「二重橋」就是這座石橋,但正確來說應是鐵橋的名稱。不過因為經常被混淆,宮内廳也說明二重橋可作為正門石橋與鐵橋的總稱。

皇居東御苑

結束皇居的導覽後,若有時間請務必繼續參觀東御苑。東御苑包括了昔日江戶城的二之丸、三之丸,以及全城核心的本丸區域。從窗明館往北走會看到一棟大型的大型的木造和風建築「濟寧館」,是皇宮警察專用的道場。如果來對時間,可能會聽到裡面發出劍道練習的撞擊聲和震天吼聲。

濟寧館對面是宮內廳設立的博物館「三之丸尚藏館」,展示與皇室相關的工藝、美術品。館藏中最著名的應屬鎌倉時代,描繪蒙古兩度侵日的「蒙古襲來繪詞」。

彎過昔日的警衛待命室「同心番所」,後方是設有優美假山、泉池和茶屋的二之丸庭園。往西穿過石垣,就是本丸了。

當年的江戶城天守閣就位於本丸內,但自從在明曆大火中燒毀後就不再重建,只留下這像是被削掉一半金字塔的天守台。但光是這個殘留的地基,就已經有三層樓高了,再加上所在位置本身就是一塊高原,可以想像天守閣還存在時是什麼樣令人震撼的龐然巨物。

爬上天守台,眼是一片有如操場的光禿禿平地,而這片平地在江戶時代,便是當年「大奧」的所在地了。

大奧是將軍家的女眷、妻妾及服務她們的女官所居住之處,全盛時期光女官人數便達一千~三千人。加上將軍及幕府要員處理公務的「表」、將軍的起居空間「中奧」在內,整個本丸區域幾乎被建築塞滿,有如江戶這座大都會中的城中之城。

如今大奧的舊地上已不見任何建築物的痕跡。但除了當年的大奧以外,在已卸任的明仁天皇,及現在德仁天皇登基後的「大嘗祭」舉行時,這裡還曾搭建過祭事用的臨時祭場「大嘗宮」。

大嘗祭是新天皇第一次向皇祖神-天照大神進貢神膳,表達感謝豐收的祭儀,更被認為有藉由「人神共食」之儀式繼承皇統之意涵,在天皇登基後的第一個十一月夜間舉行,是非公開的秘儀。舉行祭事的大嘗宮是依古制建造的木造社殿,照傳統是要在祭祀結束後焚燒的,但令和的大嘗宮不僅首次將建材回收再使用,並且在解體前開放18天讓民眾得以一睹這神秘的祭場。

北之丸公園

如果逛完這麼大的範圍還有力氣的話,天守台後方的北桔橋門可以通往北之丸。北之丸公園裡有國立近代美術館及科學技術館兩座博物館,以及大家熟知的日本武道館。是說「日本」這兩個字很重要,因為在東京還有另一座「東京武道館」,如果不講清楚是有可能弄錯的喔。

這座原本為傳統武道比賽而建造的現代化場館,在1966年披頭四舉辦過演唱會後,便成了日本舉辦演唱會的聖地,不論是樂團、歌手或偶像團體,「日本武道館公演」往往是樂界新人們夢想中的里程碑。

最後特別值得一提的還有座珍貴的洋風建築-舊近衛師團司令部。這是座在東京已不多見的明治時代紅磚建築, 以英國維多利亞風格為基礎,簷口的盲拱及尖拱大門則各自為羅馬式及哥德式的元素。這座由陸軍技師田村鎮建造的洋風傑作原本在1960年代面臨拆除,然而當時在隔壁建造近代美術館的建築師谷口吉郎挺身發起保存運動,使這座司令部得以被列為國指定重要文化財。

旅遊必備

東京地鐵通票(24/48/72小時)

無限次搭乘東京地鐵和都營地鐵全線,用最划算又便捷的方式暢遊東京!

關東特輯

本文資訊均以公開時為準。

領取免稅折扣優惠券!

作者簡介

邱立崴
邱立崴
  • tsunagu Japan編輯精選旅遊推薦!

搜尋餐廳